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中华石鼓园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院级领导
机构设置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章程
工作资讯
最新公告
馆内要闻
信息公开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
交流外展
数字展厅
网上展厅
宣传教育
抗疫专题
活动花絮
云讲国宝
社教活动
对外宣传
志愿天地
表格下载
文化产业
产业动态
文创商店
典藏珍品
青铜器
玉器
陶器
铜镜
文博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讲座
研究成果
保护修复
搜索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中华石鼓园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院级领导
机构设置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章程
工作资讯
最新公告
馆内要闻
信息公开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
交流外展
数字展厅
网上展厅
宣传教育
抗疫专题
活动花絮
云讲国宝
社教活动
对外宣传
志愿天地
表格下载
文化产业
产业动态
文创商店
典藏珍品
青铜器
玉器
陶器
铜镜
文博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讲座
研究成果
保护修复
搜索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酒器--饮酒器篇
饮酒须持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说到饮酒之器,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觥筹交错”“以瓢沽酒”。商周时期,青铜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爵、斝、觚、觯、角、斗。《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身份不同,饮酒器也有严格区分。
2025/10/15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酒器 ——盛酒器篇
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青铜器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周青铜器为主。 青铜盛酒器有尊、彝、觥、壶、觥、卣、罍、瓿等,盛于商周。其中何尊、伯格卣、单五父壶等,皆为国之瑰宝。为展现宝鸡青铜酒器的精美,特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酒器遴选一二,以飨读者。
2025/10/14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中秋节:铜镜藏古趣,明月寄相思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又是一年中秋至。
2025/10/06
查看详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普天同庆 盛世中华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2025/10/01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何尊铭文“中国”二字的前世今生考(下)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偓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2025/09/25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何尊铭文“中国”二字的前世今生考(中)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为民逑”①。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②,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③;《庄子•田子方》:“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④……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
2025/09/24
查看详情>
镜鉴古今:从馆藏铜镜看廉政文化传承
何尊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的形式出现,距今已有 3000多年。本文从“中国”一词的本义 ;“中国”一词的地域观念演变 ;“中国”一词的别名;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国名作了阐述。作为伟大祖国名称的“中国”,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成立后,国际上通称 “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讲到的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陈仓区)贾村镇。何尊通高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青铜器所见“中国”二字的最早文字记录。
2025/09/14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何尊铭文“中国”二字的前世今生考(上)
何尊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的形式出现,距今已有 3000多年。本文从“中国”一词的本义 ;“中国”一词的地域观念演变 ;“中国”一词的别名;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国名作了阐述。作为伟大祖国名称的“中国”,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成立后,国际上通称 “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讲到的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陈仓区)贾村镇。何尊通高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青铜器所见“中国”二字的最早文字记录。
2025/09/12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教师节:从金戈铁马到传道授业——“师”的千年蜕变
202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41个教师节。每当提起“师”,我们的心头总会浮现起教室里谆谆教诲的身影,办公室里埋首批改作业的身姿。回溯过往,“师”的角色从古代教导贵族子弟射箭,演变为如今点亮无数人成长路的师者,其内涵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唯有那份薪火相传的责任,从未改变。
2025/09/10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中元节:一盏心灯,千年传承
今天是二零二五年九月六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这个穿越千年的节日融合了佛道文化,形成了祭祖、放河灯等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节日时家家户户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意,传承着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
2025/09/06
查看详情>
“周原膴膴(wǔ),堇荼(jǐn tú)如饴(yí)”
站在周原遗址远眺岐山,仿佛能看到周王田猎归来的猎猎旌旗,能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响。良渚、二里头、殷墟、周原……这些时空坐标,共同闪耀在世界东方的历史天空,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明深沉厚重的基座、经久不息的脉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亘古亘今的中华文明必将在历史的厚土上绽放出更灿烂的辉光。
2025/08/19
查看详情>
八一 · 建军节——军魂铸盛世 丹心照汗青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定决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025/08/01
查看详情>
共252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