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酒器 ——盛酒器篇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图片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馆藏商周青铜酒器


——盛酒器篇

图片



    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青铜器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周青铜器为主。

    青铜盛酒器有尊、彝、觥、壶、觥、卣、罍、瓿等,盛于商周。其中何尊、伯格卣、单五父壶等,皆为国之瑰宝。为展现宝鸡青铜酒器的精美,特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商周青铜酒器遴选一二,以飨读者。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宴会和通常待客都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就是与谈判对方在饮酒食肉的酒宴上取胜。俎是盛肉器。由于它使用普遍,后人简直将“尊”作为酒杯的代称。


图片

商兽面纹尊


    商代酒器,一级文物,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82年征集。通高30.5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15.5厘米,重3.946千克。喇叭口,平唇,束颈,腹部微鼓,高圈足。颈部饰蕉叶纹,下部一周饰兽面纹,以扉棱相隔,腹部饰兽面纹,圆目微突,以扉棱为鼻,整体纹饰以云雷纹作地纹。商兽面纹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重要类型,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图片


02

图片


    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图片

西周父已壶


    西周酒器,二级文物,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出土。通梁高36.3厘米,通盖高33.8厘米,口径10.5厘米,腹深25.2厘米,腹径18.4厘米,圈足径14.8厘米,重3.234千克。小口微侈,长颈,鼓腹,圈足外撇,近沿处起小台;有盖,盖面圆鼓,提梁与器身环接。纹饰主要分布于器盖、提梁、颈及圈足部分,纹饰为双首共身回首龙纹,龙圆凸目有瞳孔,云雷纹地。内底铸铭2字,外底2字,共4字。内底:“父已”,外底:“▲刀”。


图片


03

图片

    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古人举行大典时,喝酒用爵,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掺了白水的酒,叫做“玄酒”。盉的形状一般是大腹、敛口,前面有长流,后面有把手,有盖,下有三足或四足。


图片

商父己盉


    商代酒器,一级文物,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77年陇县天成镇韦家庄西周墓葬出土。通高24.8厘米,最大径17.6厘米,盉口内径9.4厘米,盉口外径11.3厘米,腹深16.5厘米,重2.55千克。器体似圆腹罐,,侈口束颈,颈部饰云雷纹组成的列旗脊兽面纹。前有管状短流,流部微残,饰三组卷云纹与变形蕉叶纹。后有兽首鋬,銴顶近平,圜底,三棱锥足,足内侧两面均有倒三角形凹槽,颈下以流鋬连线为界,每侧饰一组兽面纹,每组纹饰以鼻为中轴,左右对称。鋬下壁面铸铭文3字:“ 父己”。


图片


04

图片

    卣,盛行商、西周时期。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一卣”的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


图片

西周凤纹提梁卣


    西周酒器,一级文物,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带提梁通高26.5,身高24.3,口径8×10.3,腹深14.7,重2.08千克。有提梁,带盖,卣身椭圆,直口,敛颈,深腹,下腹鼓甚,矮圈足。提梁与卣身衔接处有环相扣,梁首端各饰一兽头,兽头作浮雕状,两耳侧竖,双角分歧,中间用歧角相连,形神俱佳。梁背饰夔龙四组,每组夔龙两两相背,夔龙身长,盖面隆起,中部有菌状握手,握手上有四牲首,盖面及颈部各饰弦纹三道,颈部有对称两兽头,间一周夔凤纹,夔凤回首,垂冠,细身,折尾,均无地纹,圈足上有两周弦纹。

    此提梁卣,器形,花纹,铭文完全相同的有两件,唯有大小之分,器形完整,质地优良,铸造工艺精湛,设计独特,通身纹饰神奇而高贵,为一件艺术珍品。



图片


05

图片

    商周时代盛酒器,又可盛水,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经·周南·卷耳》中即有“我姑酌彼金罍”之语,《周礼·春官》载:“凡祭祀……用大罍”。


图片

西周周罍


    西周酒器,一级文物,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70年宝鸡市渭滨区茹家庄西周遗址出土。通高44厘米,口径19.8厘米,腹深38.5厘米,重10.25千克。侈口方唇,口沿内折,颈部内束,肩部弧圆,颈肩分界明显。下腹斜收,平底微凹,圈足外侈,底部下折,肩部对称分布两半环形耳,双耳与下腹的鋬均作牛首形。颈部下方饰两周弦纹,弦纹下饰一周顾首鸟纹,肩部纹饰为涡纹与龙纹相间,上腹部饰三个大兽面纹,下腹部饰九组蕉叶纹,圈足饰一周兽面纹。口沿面划一字“周”。该器体量较大,纹饰繁复多样为研究西周早期酒器提供实证。


图片


06

图片

    瓿,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流行的盛酒器,低矮圆腹,大口,圈足。其祖形为陶瓿,流行时间较短,后被罍逐渐取代而逐渐消亡。


图片

西周弦纹瓿


    西周酒器,二级文物,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82年金河公社石桥大队出土。通高9厘米,口径8厘米,腹深10.5厘米,重0.6千克。侈口,束颈,鼓腹,圜底,高圈足外侈。圈足底部有方格网纹铸筋,腹、肩、颈部各饰一周凸弦纹,其余部位光素。青铜瓿的纹饰相对简单,但仍不失一种简约之美。(本文仅作公益宣传,个别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编辑:袁锦岚

责编:陈皓敏

审核:李   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