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立义将军银印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印章,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从古代帝王的玉玺到文人雅士的私印,每一方印章都凝聚着时代的印记与艺术的匠心。它们不仅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如今,这些珍贵的印章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中,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枚收藏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印章。

图片

立义将军银印,魏晋时期,通高2厘米,边长2.2×2.2厘米,重0.052千克。银质,印台为方形,四边等长,背上置龟钮,龟呈匍匐状,头部上扬,四足接地,头部无眼、鼻、口纹饰,龟壳上饰龟甲纹。器物整体有磨损使用痕迹,可见此印曾被长期佩戴使用。印文为凿刻而成,白文四字:“立义将军”。

图片

龟纽形印,即雕成或铸成龟形的印,大多用绳子穿起来佩于腰间或系于臂上,随身携带,作为官方权利的象征。上古先民认为龟具有预知凶吉的神秘能力,因此以龟甲来祭祀或占卜,占卜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帝王的决策。正是这种特性,使得汉代王朝正式将龟的形象为钮式纳入官印体制,成为中国权力系统中一种强有力的象征物。

立义将军,为杂号将军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年间曹操设置,掌帅军征伐。《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十六国西秦继承此官职。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此官职被定为专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提高,拟飚(biāo)勇将军等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四品。

印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用于工艺制作,或者标志制造者,起物勒工名的作用,或者标志器主,起维护所有权的作用,如同现在的徽识、商标或品牌Logo;二是用于官私文书(文件、书信、契约、簿记)的封检,作为凭信之物,具有防伪作用,如同西方的蜡封(也叫火漆)。今日文件签署后要按手印、签字、画押、盖章,还是这类功能的沿续。 

印章的历史悠久,在全球文化中来看,世界上最早的印章是陶印,最早的印记(impression)是图形。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最早的印章。在古埃及文明中,常见的有圣甲虫形印章。同样在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600-1900年那里的先民们就使用刻有动物图案和未解文字的印章。

我国发现最早的印章是在商代,出土于安阳殷墟遗址,分别是安阳水利局夯土房基F1出土的饕餮纹铜印,安阳王裕口村南地M103出土的铜印章,安阳刘家庄北地祭祀坑H77出土的虁龙纹铜印,妇好墓出土的龙钮形玉印。西周时期也有发现,如周原遗址内出土的凤鸟铜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涡纹铜印。我国早期印章有铜质、玉质、陶质,印记内容多以图案或符号为主。

图片

(殷墟出土商代铜印)

图片

(殷墟出土商代铜印)

图片
图片

(西周涡纹铜印)

最后带大家欣赏两件魏晋时期的龟钮形印章。分别是晋龟纽“关中侯印”金印,1957年长沙市陈家大山20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晋“虎牙将军章”银印,1978年桃源县漆河镇玉凤坪村出土,桃源县文物管理所藏。

图片
图片

(晋龟纽“关中侯印”金印)

图片
图片

(晋“虎牙将军章”银印)

印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内涵。它们不仅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更是古代社会制度、法律契约和文人精神的体现。从帝王的玉玺到文人的私印,每一方印章都承载着独特的时代印记与匠人智慧,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追求。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印章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代篆刻艺术的高超技艺,还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传承。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李零.妇好墓“龙钮石器盖”、九沟西周墓“龙钮玉印”及其他.考古汇.2019.07.

2.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12.

3.徐畅.古玺印图典.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编辑:陈皓敏

责编:崔睿华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