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中华石鼓园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院级领导
机构设置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章程
工作资讯
最新公告
馆内要闻
信息公开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
交流外展
数字展厅
网上展厅
宣传教育
抗疫专题
活动花絮
云讲国宝
社教活动
对外宣传
志愿天地
表格下载
文化产业
产业动态
文创商店
典藏珍品
青铜器
玉器
陶器
铜镜
文博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讲座
研究成果
保护修复
搜索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中华石鼓园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院级领导
机构设置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章程
工作资讯
最新公告
馆内要闻
信息公开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
交流外展
数字展厅
网上展厅
宣传教育
抗疫专题
活动花絮
云讲国宝
社教活动
对外宣传
志愿天地
表格下载
文化产业
产业动态
文创商店
典藏珍品
青铜器
玉器
陶器
铜镜
文博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讲座
研究成果
保护修复
搜索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诗词话节气: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2024/12/06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石之美者谓之玉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九千年前的小南山文化先民们就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精美的石头打磨成饰品,用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中国灿烂辉煌的玉文化也从此揭开了序幕。
2024/12/05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西汉龙纹韘形佩
古人在拉弓射箭时,拉满弓才能将弓箭发射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可由于弓弦较硬,这样的的话手拇指不免会被勒伤,所以人们就制作了一种射箭时可以护手勾弦的工具——韘。
2024/12/04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翰墨飘香——党崇雅行书五言联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有历代书画800余幅,大多来自馆内旧藏和捐赠,以清代到民国作品为最盛,其中又以清代、民国近现代时期的宝鸡名人书法作品最为瞩目,多位书法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他们在家乡宝鸡留下了诸多墨宝,供后人品鉴,影响深远,今天我们带大家欣赏的是一代贤相——党崇雅的书法作品。
2024/12/03
查看详情>
廉政微课堂:宝鸡出土青铜器中的廉政思想
宝鸡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中国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的起源地。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映射出廉政文化渊源流长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透过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西周的廉政思想。
2024/11/29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青铜器的修复整形(上)
走进博物馆的展厅,我们常常会被那些造型精美的青铜器所吸引,但是也有一些青铜器由于长埋地下,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它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损坏。为了让这些青铜器重新焕发光彩,文物整形修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2024/11/28
查看详情>
廉政微课堂丨礼分权责
周礼,这一古代中国的核心社会规范与制度架构,不仅深刻描绘了社会的阶层蓝图,还体现了各阶层的价值取向与责任担当。在这一精妙设计的体系中,每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均依据其特定的身份与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力与利益,同时也需履行各自的义务与责任,这种权责清晰的关系,为社会的平稳运行与和谐共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11/23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 | 诗词话节气:小雪 —— 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11月22日至23 日交节。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但此节气期间尽管天气转寒但降水不多,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024/11/22
查看详情>
廉政微课堂| 青铜器“喊”您一起厉行“节约”
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诸葛亮《戒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而“节约”一词最初却来自一件小小的青铜车马器,由它延伸出“节俭”的意义沿用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文物里的“节约”文化!
2024/11/20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古币名珍:王莽时期货币赏析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宝博君来带大家鉴赏一组王莽时期的钱币。王莽掌权后以托古改制的名义进行币制改革,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的精品。钱币学家唐石父先生对于王莽时期的钱币也有极高评价:“莽钱笔画妩媚多姿。毫无妖冶之气。”其篆法之美,布局之妙,是此前历代钱币书法所无法比拟的。
2024/11/19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古人用哪些木材制作棺椁?
“事死如事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观念,古人相信灵魂不灭,人去世后,尽管肉体腐烂,但灵魂永远不会消亡,死者仍然要和生前一样劳动和生活,所以对待去世的人要和活着的人一样,因此,古人对坟墓的环境营造十分重视。
2024/11/15
查看详情>
宝博微课堂:考古出土的木材遗存
木材是古代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早在史前时期,先民就有意识利用木材,如木骨泥墙,独木舟等都是先民的智慧结晶。这些木材被带入居址,或偶然或有意的保存下来,最终形成木材遗存。
2024/11/14
查看详情>
共229条
首页
上一页
…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