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明透雕天鹅荷花纹玉佩

作者:

发布日期:




明透雕天鹅

荷花纹玉佩

宝博微课堂


图片


玉,石之美者。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玉不仅是一种珍贵的矿物,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古人以玉比德,《礼记》有言:“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而玉佩饰,更是玉文化中至精至微的体现。古人佩玉既为装饰亦为修身。《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历代玉佩形制多样,或为龙凤祥瑞,或为花鸟鱼虫,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品格的追求与对吉祥的祈愿。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明透雕天鹅荷花纹玉佩。

图片

明透雕天鹅荷花纹玉佩长5.6厘米,宽5厘米,重30克。玉呈清白色,半透明,边缘有裂痕,整器透雕而成,由天鹅、荷花组成,枝叶缠花,荷花绽放,将天鹅围绕其中,天鹅展翅,抬头穿过花茎,鹅嘴触荷叶状,双翅展开,腹圆鼓,尾部上翘,双脚置于枝叶之上,以单阴线勾勒荷花、叶、茎、鹅翅、羽等细部。透雕天鹅荷花纹玉佩是明代玉雕工艺的代表作,采用透雕技法雕刻天鹅穿行于莲花丛中的动态场景,继承了元代”春水玉”的题材传统。

图片

金代青玉镂雕鹘啄鹅带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元代天鹅连珠纹玉饰 

上海博物馆藏

春水玉、秋山玉是辽金元时期以狩猎活动为题材的玉器代表作,题材源于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春水”“秋山”捺钵制度。春水玉以“鹘捕天鹅”为核心主题,表现春季凿冰捕鱼、海东青猎雁的场景;秋山玉则刻画秋季山林猎鹿、虎的静态画面,常辅以柞树、山石等元素 。此类玉器采用透雕、浮雕结合俏色工艺,巧妙运用和田籽料的天然皮色渲染秋景 。辽代开创此类题材,金代完善定名,元代达到工艺顶峰,成为研究游牧文化与中原玉文化交融的重要实物。

明代玉匠将原有的狩猎主题转化为纯装饰性图案,弱化动态捕猎情节,强化动植物纹样的形式美感 。此种演变反映了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艺术融合。天鹅象征高洁品行,莲花寓意清廉品德,二者组合既延续了“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观念 ,又通过“穿莲”动态设计突破静态构图范式,体现明代玉器在继承中创新的时代特征。

中国玉文化历经八千年的积淀,其博大精深早已超越了物质本身,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璀璨结晶。佩玉文化所承载的“君子比德于玉”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国人的精神品格——温润的玉质提醒人们涵养谦和包容的胸襟,坚硬的玉性启迪现代人坚守初心不移的节操。从奥运奖牌镶嵌的昆仑玉到当代青年佩戴的平安扣,古老的玉文化正以创新的形式延续着永恒的生命力,在全球化浪潮中构筑起独具东方智慧的精神坐标,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物质与文明的重要文化纽带。这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编辑:陈皓敏

责编:崔睿华

审核:翟慧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