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7日下午13时51分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的到来,意味着阴阳两气的走势发生变化,天气由热转凉,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


秋天也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正如《说文解字》中“秋,禾谷熟也。”所言,“秋”字的本意即为“谷物成熟之时”,对于靠天吃饭的祖先来说,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
——《礼记·月令》
在如此重要的节点,重视礼节的古人少不了隆重的仪式。《礼记·月令》中就记载了周天子率百官公卿举行迎秋仪式的场景。

立秋前三天,负责记录天象的官员向天子禀报立秋的具体日期,并提醒天子此时“盛德在金”,在五行学说中,秋季对应金,意味着金气开始旺盛,万物开始收敛。天子因此斋戒,以示虔诚。
立秋当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官员到西郊举行迎秋仪式。
仪式结束后,天子返回朝廷会对军帅和武人进行赏赐,以表彰他们的功绩,激励将士们保家卫国。
这些活动都体现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国家社稷的重视。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传
统
习
俗
立秋不仅是自然时序的转换,更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今日虽无盛大祭礼,但我们仍延续着对天时的敬畏与生活的仪式感。
啃秋瓜
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
习俗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
习俗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南方山区较为常见。农民会将收获的农作物(如玉米、辣椒、稻谷、南瓜等)晾晒在房前屋后、屋顶或院场上,利用阳光自然干燥,以便储存。这一景象色彩斑斓,充满丰收的喜悦,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项传统习俗。

“四时代序 万物有时”立秋,是夏的告别,亦是秋的启程。愿秋风为您送来清爽,生活如金秋般灿烂丰盈!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编 辑:贾 琪
责 编:王 睿
审 核:翟慧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