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作者:

发布日期:

始终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 

伟大历程、初心不负

今天是202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纪念日。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移至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首次提出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明确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这是以中共中央指示的方式明确规定7月1日为庆祝建党的日子。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纪念日讲话中讲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德为政之基

      西周以“德政”为治国之本,倡导“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的治国理念,回望历史长河,让我们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从周朝的建立说起,探寻历史与当下的共鸣!

图片
图片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何尊里除了有最早的“中国”一词之外,还有最早的有心之德,何尊里面的“德”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了“心”字底,代表道德的含义,“德”字的变化,见证了西周的德政思想。
图片
图片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观点,(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周人认为天命是可以转移的,转移标准是德。武王死后周公辅佐成王期间以“仁”、“德”为根基“制礼作乐”构建了一套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制度文化体系,孔子赞其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并主张“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尊重,既要吸收历史经验,又需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合理化调整。                   
图片
    何尊铭文见证了周人德政思想的诞生,在此基础发展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思想,并落实在祭祀,战争,刑罚等国家大事上,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许多内容对今天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目光所至 皆为华夏

何其有幸 生于华夏

愿山河无恙 祖国繁荣昌盛

建党节

你的1921 我的2025

初心依旧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编辑:高文娣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