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非遗话年俗 —— 除夕:年夜饭 守岁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过审,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图片

长安区南里王村唐墓壁画《宴饮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华夏儿女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下,春节成功申遗,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高度肯定,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赢得了世界认可,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与春节有关的非遗项目也有很多,比如剪纸、年画、泥塑、刺绣等。今天首先跟随宝博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宝鸡的凤翔泥塑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非遗迎新岁|泥塑

图片

HAPPY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凤翔彩绘泥塑是宝鸡市凤翔区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历史溯源

图片
图片


凤翔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据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图片

艺术特色

图片
图片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中国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图片

传承意义

图片
图片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

如今的凤翔泥塑已远销海外,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等。同时,每年有着大量的到访者,参观、购买,村年人流量可达十万人,六营村也被评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凤翔泥塑寄托着人们对太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蛇年话年俗|除夕

图片

HAPPY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岁除等,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交界点,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日子里,漂泊再远的游子也会赶着回乡和家人团圆,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年夜饭。除此之外,除夕自古就有写春联、祭祖、发压岁钱、守岁等习俗。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宝博君的步伐来了解了解吧~


图片

写春联  

           写不尽的幸福——美好

图片


春联,也叫“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挑选寓意美好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几千年来,从毛笔书写到彩纸印刷,春联的形式不断演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年味是中国人骨子里永远的珍藏。


图片

祭祖  

           祈不完的愿望——平安

图片


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人们在扫房子、净庭院、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祭品,点香烛,以供后辈祭拜。


图片

压岁钱  

           道不尽的希望——多福

图片

在春节拜年时,通常晚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以示尊重和祝贺,祝福新年快乐,幸福吉祥。这时候,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们。压岁钱里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关爱,更包含了深深的祝福。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压住邪祟,镇恶驱邪,辟邪驱鬼。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平安安过新年,高高兴兴长一岁。

图片


年夜饭 

           吃不够的幸福——团圆

图片


吃年夜饭,是除夕夜最大的仪式感。除夕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一般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等。

其中,更是少不了两样东西,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四溢,寓意红红火火;“鱼”是“余”的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图片


守岁

           守不尽的夜晚——光阴

图片


“亲知邀酌团年酒,儿女同争压岁钱。爆竹千家声未息,天衢车马闹如烟。”《燕京岁时杂咏》中就描绘了老北京除夕夜晚时,人们家中及街巷里欢庆大年夜的情景。“除夕”自古就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

守岁,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同时,也更是体现了家人团圆,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


图片



今夜除夕,所有的团圆都珍贵永恒。

愿阖家欢乐,喜乐常安!


图片


编辑:焦   钰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