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作者:
发布日期:
汉代绿釉烤炉
酥嫩喷香的烤肉、
麻辣丰盛的烤鱼、
酥脆鲜嫩的烤蔬菜……
这些琳琅满目的烧烤种类
令人口水直流
但你一定想不到
汉代人也非常的喜欢吃烧烤
01
器物简介:
2014年10月征集,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长22厘米,宽12.7厘米,高11.5厘米。炉身呈长方形,宽平沿,腹下收,平底。
在炉壁的两侧和底部,为了方便通风和清理炉子下方的灰尘,做了多个长方形的漏孔。炉沿并排放置两个长条形烤棒,烤棒上各有4只无翅蝉。口沿、蝉及烤棒均施绿釉。
烤知了
西周时期,蝉就已经是菜单上的美味了。《庄子·达生》中曾讲述孔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到一个驼背老人用长长的杆子粘知了的故事。《吕氏春秋·期贤》中介绍了夜晚在树下燃起火堆,再晃动树木,蝉就会扑向火中。
据史料记载,汉代人非常喜好捕蝉和食蝉,这是因为蝉本身有着丰富的蛋白质,还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02
汉代烧烤吃什么
漫画书《汉画像石里的生活》
汉代就有烤串了?
除了烤知了以外,汉代的烧烤种类也非常的丰富,比如:烤鱼、烤鸡、烤牛羊肉…..2000多年前的汉代人,把羊肉、牛肉、鸡肉、鱼肉切成大块,串在籖(qiān)上架好“燔(fán)炉”,点燃桑木炭,一手执串,一手扇风,等待美食出炉。
现存的对于汉代烧烤饮食风俗的记录大多见于画像石资料
有图有真相↓↓↓
汉画像石——《庖厨图》中,左上角分别悬挂着动物腿肉和鱼肉,左下角是一只被绑住四肢的羔羊。
汉画像石——《庖厨图》中,右上角悬挂的肉类,据学者考证,应为牛腿、鱼和猪肉。
汉画像石——《庖厨图》中,还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烧烤,另一人持扇扇风。
汉画像石——《庖厨图》中,正在烧烤的庖厨。
烧烤在中国历史悠久
燔(fán)、炙(zhì)
爇(ruò)、炮(páo)
都是古人用来表示烧烤的词
最终他们决定
用“燔炙”统称烧烤美食
烤知了作为古代人的一种独特烹饪方式,为我们反映了古代人的饮食文化。随着饮食文化发展到了今天,现在我们倡导合理饮食、拒绝野味、文明用餐,让我们与文明握手,吃出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编辑:靳琬莹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