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大吉
除
New Year
夕
宝博君与你一起过除夕
除夕夜,齐团圆!
爆竹声中辞旧岁,
欢声笑语迎新年!
今天是除夕,再过几个小时,当凌晨的钟声敲响之际,新的一年就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开始倒计时……
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里,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当然少不了的就是吃年夜饭,除此之外,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
除夕习俗
01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是“余”的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贵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02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03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04
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爆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
除夕夜,让我们一起来守岁。
且看“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待明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编辑:靳琬莹
责编:翟慧萍
审核:康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