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作者:
发布日期:
裘
卫
家
族
周原作为周人重要的发祥地和祭祀圣地,三千年前的周原可以说是贵族云集的地方,除了有单氏家族,微氏家族这样的世家大族,也有地位并不显赫的小贵族,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作为,终于实现了家族地位的提升,那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以商业头脑跻身大贵族行列的裘卫家族。
董家村窖藏
△岐山董家村窖藏剖面图
1975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村民在村西的取土场挖土时,无意间挖到了一个窖藏。考古专家在这个窖藏中先后清理出了37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中30件铸有铭文,字数有2000多字。从器物形制、纹饰及铭文来看,这些青铜器是西周时期裘卫家族的器物,它们穿过历史长河向我们诉说着裘卫家族的发展史。
裘卫家族的历史
卫盉,西周共王时期铸造的温酒器,口径20.2厘米,重7.1公斤,盖内铸铭文12行共132字。
△卫盉铭文拓片
铭文记述了裘卫与贵族矩伯进行土地交换的全过程:共王三年三月,共王将在丰邑举行建旗典礼接见诸候和下臣。贵族矩伯将参加这一典礼,因缺少朝见所需的礼器和饰物,便向裘卫要来”瑾璋”(玉礼器)一件,价值八十朋(即80串贝,贝是货币),双方商定以”十田”偿付。此外还取了赤玉的琥两个、鹿皮披肩两件、杂色蔽膝件,价值二十朋,以”三田”偿付。裘卫把此事报告给执政大臣伯邑父等人,他们便命令三有司(司土、司马、司工)到场主持移交田地。
其实裘卫,在被称呼为“裘卫”之前,他叫做“卫”,属于为周王作裘皮一类的手工业低等贵族。从卫盉铭文“裘卫乃雉(矢)告于伯邑父”可以看到,卫这时开始用“裘卫”来自称,可见这一时期他任司裘一职,职责为“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服”,以及“邦之皮事”(大裘,即天子祀天时所着之礼裘,为黑色羊皮制成,无纹饰以示质朴)。
此时卫虽受周王册封,但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掌管皮革的官员。周天子并未给他爵位、土地、臣民,但辛勤而苦心经营的裘卫利用他手中所掌握的玉器、皮具等资源,先从矩伯手里换取了13 田 ( 裘卫盉记),后从邦君厉手里换取了5田(五祀卫鼎记),再从矩伯手里换取了一片林地(九年卫鼎记),一个雄心勃勃,锐意进取的形象跃然眼前。
从卫盉铭文中所展现的交易过程看到,生活在西周的裘卫不仅与矩伯交易土地,甚至还在执政大臣的见证下完成了交易过程,可以反映出西周中晚期的王权、礼制已受到很大的冲击,“井田制”瓦解,地方不再严格执行“田里不鬻”的土地政策,奴隶主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崩溃,逐渐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转变。
裘卫从一个小贵族逐步打破血缘的束缚,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不断和世家贵族进行土地交易,瓦解传统分封制度下土地占有方式,获得土地产权的转移,使得自己财富迅速集聚积累,为自己与家族争取了荣誉,提升了社会地位。我们看到裘卫家族奋斗史的同时,从中窥见的也是西周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历史的变迁。
参考资料:
《裘卫诸器铭文所见西周贵族社会的流动性》 冯盛国
《西周时期小贵族家族的崛起》 王进锋
《从裘卫诸器看西周的土地交易》 赵光贤
编 辑:冯姣雅
责 编:王 睿
审 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