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作者:
发布日期:
致敬劳动者
劳动最光荣
HAPPY
LABOR DAY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19世纪工人争取权益的运动。在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了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经过艰苦的斗争,工人最终获得了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今年是第135个国际五一劳动节。
劳动节——致敬古今劳动者
无论何时,支撑国家运转的底层逻辑都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周秦时期,铸造工艺的革新和生产工具的普及,深刻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正如《左传》所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始终是文明延续的基石。青铜器中也蕴藏着农业、手工业的“劳动密码”。
农耕工具
西周 青铜铲
这是一件西周的青铜铲,铲是农业生产中用于翻土、起土的农耕工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锹,是古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战国 铁铧
除了青铜铲,战国时期秦人还用到了大量的铁臿、铁铧等农耕工具,《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秦富天下十倍”,《战国策》中也有秦人“积粟如丘山”的记录,可见秦人当时农业的发达,这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经济基础。
生产工具
西周 青铜锛
除了农耕工具外,西周还出土了生产工具,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锛,锛是一种类似斧头的工具,主要用于砍伐、修整木材,在建筑、木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青铜锛的出土见证了西周时期“百工居肆,已成其业”的壮观场景。
战国 铁斧
到了战国时期,秦人大力发展手工业,用到了大量的铁制工具,铁斧的出现,凝聚着先民对冶铁技术的掌握、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及因地制宜改造生产工具的创造力,见证着古代劳动者以双手开垦荒野、创造文明的奋斗历程。而今,劳动节所倡导的”尊重劳动、崇尚创造”的精神内核,正是对这种千年智慧的传承与升华。
三千年前丰富的生产工具,记录了古代劳动者的协作与创造,也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用双手和智慧推动文明的进程。今日,我们透过斑驳锈迹,依然能触摸到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
劳动节之际,让我们致敬所有为文明添砖加瓦的劳动者——无论古今,智慧与汗水终将铸就辉煌!
编辑:陈苏昕
责编:王 睿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