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教育 > 节气科普

宝博微课堂 | 一期一物语,解码二十四节气——白露

作者:

发布日期:

今天是2025年9月7日,农历七月十六,是节气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

一候鸿雁来

图片

秋风起,雁南飞,它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带着夏日的记忆,飞向温暖的南方,为天空添了一抹灵动的剪影。

当白露的晨露凝在草木间,天空中传来鸿雁振翅的鸣响,这一幕秋日迁徙的图景,不仅被古人写入节气“三候”,更被定格在秦瓦当的纹样里,让两千多年前的秋意与时光有了具象的承载。

二候玄鸟归

图片

白露二候时,北方气温下降,昆虫数量减少,燕子失去充足食物来源,便会离开繁殖地,向南迁徙越冬。

玄鸟归不仅是自然物候的信号,也承载着古人对时序变化的感知,常出现在诗词中,如“玄鸟归巢,秋意渐浓”,暗含对时光流转、万物顺应规律的感慨。

三候群鸟养羞

图片

“羞”即“馐”,指美食。此时天气转凉,鸟儿们开始忙着储存果实、昆虫,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充足的食物,尽显自然的生存智慧。

图片

这一幕秋日迁徙的图景,不仅被古人写入节气“三候”,更被定格在秦瓦当的纹样里,让两千多年前的秋意与时光有了具象的承载。

图片

瓦当是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构件,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侵蚀椽木以保护建筑,同时其表面的图案和文字兼具装饰与文化表达功能。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第三展厅就展出了一组春秋时期的秦瓦当。

图片

秦瓦当上的鸿雁,或昂首展翅、或群飞列阵,线条简练却动感十足,完美还原了白露时节“鸿雁南飞”的自然景象。古人将日常观察到的节气物候刻于瓦当,既装饰了宫殿庙宇的屋檐,也让“顺应时节”的生活智慧融入建筑细节。

在这露水晶莹、秋风不燥的日子里,愿您感受时光的温柔,拥抱属于秋天的第一份美好!

(以上内容仅限于公益宣传,个别图片和视频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图片

编  辑:高玉倩

责  编:王   睿

审  核:翟慧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