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资讯 > 馆内要闻

宝博话佳节|正月十五闹元宵

作者:

发布日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传统节日





图片

元宵佳节由来

图片
图片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宵佳节习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图片
图片
图片

赏花灯

花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它的广泛流行则借助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灯节。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士族庶民在民间挂灯,逐渐演绎为元宵节的赏灯习俗,元宵节也成为古往今来展示、观赏花灯的盛大节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点击红色查看谜底

元宵


木兰迷恋中秋夜

(打一成语)


点击红色查看谜底

花好月圆



一根藤上挂

夜里放光芒

(打一物品)


点击红色查看谜底

彩灯


空中舞台大

金灯变银盘

(打一卫星)


点击红色查看谜底

月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宵佳节民俗表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图片
图片
图片

踩高跷

踩高跷,是在元宵节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

图片
图片
图片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 贾    琪

          责编: 王    睿          

   审核: 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