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14 16:17:00  点击数: 返回列表

大家好

我们又见面啦

今天

宝博君首先要带大家了解的

是西周兽面纹簋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名称:西周兽面纹簋

年代:西周早期

铭文:簋内底铸铭1行3字“乍(作)宝彝”

出土信息:1980年在宝鸡市(弓鱼)国墓地竹园沟7号墓出土

收藏单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兽面纹簋圆口外侈,束颈鼓腹,高圈足,两兽耳下有勾状垂珥。颈部和圈足装饰夔龙纹和涡纹,腹部饰兽面纹,通体无地纹。该簋纹饰突起呈浮雕状,极具立体感,且器形厚重,通体少有锈蚀,是西周青铜艺术的精品。

  对于商周青铜簋的基本认识,相信时常关注我们微课堂的小伙伴们早就已经耳熟能祥了。那么今天,宝博君就借着这件兽面纹簋的装饰纹样,向大家简单介绍商周青铜器纹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兽面纹。

  兽面纹装饰于青铜器上,目前最早见于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但普遍流行是在商至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兽面纹发展的顶峰时刻,西周早期以后,便走向衰败。

  兽面纹的造型是以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为主体,辅以躯干、足爪等部位,其中正视的头部占据整体纹饰的中心位置,其他部位可做不同程度的减省。这类纹饰,自宋代以来一直被称为饕tāo餮tiè纹,这是因为,兽面纹中“省去躯体只展示头部”的一类,与《吕氏春秋》“周鼎铸饕tāo餮tiè,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中对饕tāo餮tiè形象的记载相吻合。然而,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存在许多“有身”现象,“无身”兽面纹只不过是兽面纹在发展阶段中较晚的简略形式,认识到这一点后,以马承源为代表的学者,便将这类纹饰重新命名为“兽面纹”,现已成为界内学者的普遍共识。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兽面纹作为我们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一种动物,实际上是古人在对现实动物认识的基础上幻想出来的,是各种动物的集合体。其中,与现实动物最密切的部位就是兽面纹的“角”了,这也是区分兽面纹最重要的标志。对兽面纹的角进行观察后,我们发现,兽面纹的角部特征与我们现实中牛、羊、鹿等动物角的形象类似;爪部如同现实中鸟爪;身躯狭窄而长,像是蛇类躯体图案化的结果。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牛角兽面纹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羊角兽面纹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长颈鹿角兽面纹

 

  那么,古人为何将兽面纹大量装饰在青铜器上呢?其实,兽面纹自史前时期便大量装饰在玉器上,是礼玉上的重要纹饰,因此它与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进入青铜时代后,这种纹饰自然便装饰在青铜礼器上。

  我们都知道,商代是巫术神权统治的时期,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更是证明了商人对祭祀、占卜的重视。兽面纹源于现实而超越于现实,它被装饰在青铜礼器上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外,“狞厉的造型”也会加剧青铜礼器的神秘、威严之感,这也是兽面纹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而被大量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原因。

  至于兽面纹的内涵属性,目前还没有定论,限于篇幅这里也不再过多叙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阅读本文有关纹饰的参考资料哦!

  以上便是我们今天微课堂的主要内容啦,接下来请大家和宝博君一起来扮演“文物鉴定家”,为下面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线图)从早到晚做一个年代排序吧。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②

 

宝博微课堂:西周兽面纹簋

 

 ③

 

答案:②①③ (②为商代早期;①为商代晚期;③为西周中期)
 
 

 

参考资料:

陈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

张荣明:《殷周政治与社会》,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

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三联书店,2009。

段勇:《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图片来源:

  文物照片源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线图源于《商周青铜器纹饰》;其他源于网络。

 

编辑:王 娅

责编:崔睿华

审核:李 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