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宝博微课堂:西周玉鱼

作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发布时间:2023-11-13 16:20:00  点击数: 返回列表


  大家好,欢迎来到宝博微课堂!今天宝博君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件生动可爱的玉饰——西周玉鱼

西周玉鱼(甲)

  西周玉饰。宝鸡国墓地出土。长11.4厘米,宽3.2厘米,厚0.15厘米,重0.022千克。青玉质,墨绿色,头端为红褐色,玉质晶莹,鲜润透明。鱼呈圆弧状,宽单阴线刻划鱼目、鳃,细单阴线刻划鳍,鳍部有一双向打孔的穿。该器与同墓出土的西周玉鱼(乙)为一对,玉质,器形完全相同,应是对开成型工艺,是我们研究西周玉器加工工艺的可靠资料。

西周玉鱼(乙)

  鱼在古人心理中常与盛多和繁衍相关。《诗经·鱼丽》借鱼的盛多赞美万物之股盛,“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先秦无名氏的自水诗则以鱼比喻子孙繁多:“浩浩者水,有有者鱼”。流传既久,鱼在传统文化中就有了富裕、繁茂的吉祥寓意,在工艺美术中形成了大量装饰题材。如利用鱼与余的谐音,组成的“有余”主题:由莲花和鱼配合成“连年有余”,以双鱼与牡丹组合为“富贵有余”。以双鱼配合铭文表现“富贵昌,宜侯王,大吉羊”、“宜子孙”等。此外,《论语·季氏》孔子训子故事的“鲤庭”一词则是古人对良好家教家风的喻示。

  鱼在中国文化中的另一种象征意义是飞升转化,先秦时代的青铜水器中多见鱼与龙共同装饰的手法,可能即是鱼龙转换的暗示。大致在魏晋时期起,鱼跃龙门的传说流传日广。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中,相传为上古时代大禹治水凿山断门而成,黄河之水在此奔流直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园》记载故老传说,每年暮春黄河鲤鱼会逆流上游,跃过龙门," 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据说“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达七十二”,因此“鲤跃龙门”被用来形容社会地位的急剧提升,而鱼跃龙门也成为工艺品中经常表现升迁发达的主要题材。

  与鱼跃龙门的升腾转化不同,赤鲤的典故则有飞升成仙的内涵。晋代千宝《搜神记》描述战国时赵人琴高与诸弟子订约于水畔相会,乘赤鲤飞仙而去的故事,在历代文学、绘画、工艺作品中都有不少表现。

  鱼随水游,可以致远,故古人有以鱼为信使传书的浪漫想象。题为东汉蔡邕所作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是表现相思之情的名作:“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客从远方来,逮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其实是写实地描绘了古人以双鱼形木匣装信传递的情景,却历来被理解为鲤鱼替人传书,并从此成为由怀远寄,相思眷念的象征,千百年来歌咏不绝,而双鱼形象也成为美好爱情、鱼水和谐的表征。

  天高海阔,鸟飞鱼跃是自然界的固有现象,亦是人类难以企及的自在自由之境。庄子临渊羡鱼,慨叹“修鱼出游从容”的快乐,在精神上与自然生物的气息交融呼应,脱俗绝尘,对其后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鱼水江湖之景成为中国艺术中一个独特的题材。


编辑:杨 倩

责编:崔睿华

审核:翟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