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对外宣传

镜中乾坤——唐代双鸾盘龙月宫镜

作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发布时间:2023-11-24 17:16:00  点击数: 返回列表


  大家好,欢迎来到宝博微课堂。

  作为生活里的必需品,想必大家对镜子一点也不陌生,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照镜子是个人追求精致生活和审美品味的一种体现。在现代玻璃镜出现之前,我国古代先民用的镜子是铜质的,以镜照容是铜镜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铜镜的铸造和装饰却是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的表现。

(唐双鸾盘龙月宫镜  院藏)

  这件唐双鸾盘龙月宫镜,呈葵花形,镜背纹饰分上、中、下三部分,集龙纹、鸾鸟、月宫图案为一体。钮两侧各一鸾鸟展翅飞向月宫,月宫中有桂树,树下两侧是捣药的玉免和跳跃的蟾蜍,钮下方一蛟龙跃出海面,曲颈昂首,画面四角饰以祥云补白。从整体来看,镜背纹饰构思别致,内容丰富,对称而不呆板,空灵而有张力。

(双鸾衔绶纹)

  中国文化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面镜子以鸾鸟、月宫、龙纹为主题,其中到底寓意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鸾衔绶是唐镜纹饰最常见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主题。李商隐有诗曰:“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鸾鸟象征富贵吉祥与琴瑟和谐;绶带乃是玺印之系,代表着官秩禄位;绶,同谐音寿,寓意加官进爵与长命百岁。

(月宫纹)

  月宫题材是古代流行的一种铜镜装饰图案,多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主。按照《汉书》记载,嫦娥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死药,飞向月宫,化为蟾蜍,成为月精。唐徐坚辑《初学记》引汉代《春秋元命苞》云:“月中言阙也,两设以蟾蜍与兔者,阴阳双居,明阳之制阴、阴之倚阳。”之后月宫中的仙兔因寓意长寿而广为流行。唐代月宫主题在唐诗中也频频出现,如杜甫《月》诗中有“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言:“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商隐《月夕》中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陆龟蒙《上云乐》言:“青丝作笮桂为船,白兔捣药蛤蟆丸。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白兔捣药亦借助铜镜和唐诗而传颂千古、家喻户晓。

(龙纹)

  龙作为中华祥瑞的象征,与其能行云布雨的“职能”属性息息相关,因此龙纹外侧多有祥云纹衬托。盛唐的龙纹上承秦汉风骨,又攀魏晋遗风,龙身扭转升腾、姿态奔趋有势、体形舒展灵动,威武且张力十足,具有强烈的表现力。龙纹镜在唐代诗文中也不乏记载,最著名的是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扬州进贡的龙纹镜。它青莹耀目,势如生动,唐玄宗看后十分惊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曾写诗赞美龙纹镜,有“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的佳句。席豫《奉和敕赐公主镜》:“令节颁龙镜,仙辉下凤台。”白居易《百炼镜》诗云:“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

  以此来看,鸾鸟、月宫、龙纹的装饰,反映出唐镜不仅承载着亘古神秘的天象神话,还有平凡的烟火人间。其实在唐镜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花鸟鱼虫、珍禽异兽、佛道符文等纹样均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唐人精神追求中理想及虚幻的体现,又是唐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了解铜镜的人大概都知道,唐镜精致敦厚,雍容华贵,斑斓瑰丽,光洁如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是因为唐镜不仅在题材内容、造型装饰、工艺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在铸造水平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在铜、铅、锡合金成分中,人们发现了锡有助于提高铜镜的硬度,因此唐人适当增大了锡的比例,使得铸造出的镜面更加匀整,从而提高了纹饰和铭文的清晰度,再加上铸造工艺的进步,使得镜面看起来更加明亮;另外,唐镜突破了圆形、方形的传统,出现了葵花、菱花、六角、八角等花式镜,使得镜形与纹饰内容更完美地结合起来,可谓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

  粉饰乾坤固然浪漫,抱朴守拙同样乐派天真。从传世及出土铜镜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镜子的艺术追求已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这种美不仅滋养了手工艺术延续至今的蓬勃生命力,也点亮了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色彩,一如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璀璨且耀眼,诗意又浪漫。




编辑:李大虎 王娅

责编崔睿华  杨倩

审核翟慧萍